朱四明副教授应邀参加“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协会第9届亚洲会议”

文章来自:思政理论教研部发布时间:2018-03-20

     11月1日-3日,由中国劳动学会、中国劳动保障研究院主办,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中国劳动关系等单位承办的“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协会第9届亚洲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思政理论教研部法治应用研究服务中心主任朱四明副教授应邀参加学术交流。

     朱四明副教授在研讨会上就自己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动关系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朱四明副教授大会上作了《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困惑及其工会维权》(Quandary of the dispatch of workers' right to Equal pay and trade unions maintenance of their rights)的专题发言,主要从阐述了我国被劳务派遣者的同工同酬权利问题及其工会维权。朱四明副教授认为救济程序缺失必然导致实体权利的弱化,提出了从工会的法定职能的角度强化“三性”定岗中的民主协商程序、强化集体合同协商机制遏止的前置损害等方面论述了工会的法定维权方式,并指出工会在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特别是代表劳动者维权方面,工会对法律和公众的期待很多时候本应发挥更大作用,但工会组织总体上的消极应对直接影响了工会职能的发挥,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工会自身的权威。尽管这其中的原因复杂,但是工会工作人员不能正视职责,缺乏敢于承担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的勇气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当前法治化的环境中,工会依法履职应该是其自身发展和树立权威的历史机遇,工会在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中切实履行其维权职能应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际劳动与雇佣关系协会第9届亚洲会议除来自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学者外,还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300多学者与会,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的相关学院均有学者与会。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主题是“经济转型升级对劳动和雇佣关系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各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劳动与雇佣关系问题进行了研讨。(文/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