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老师,这个字眼虽平淡无奇,但孕育着圣洁和伟大。像一首诗,含蓄但不晦涩;像一幅画,清淡却很高雅;像一棵松,正直而不媚俗。近年来,学校的事业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也涌现了一批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今天是第31个教师节,校党委宣传部继续推出“立德树人育英才”专栏,传播教育正能量,在全校上下广为营造尊师重教和关心教师、理解教师、支持教师的新风尚新气象。同时,也向全体老师致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教育,是植根于心中的信念
——记学校首届“三育人”先进个人、物流与信息工程学院谭锋副教授
文/许少华
人物名片:谭锋,男,湖南耒阳人,1965年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副教授,软件工程硕士,高级程序员,省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带头人,湖州市企业信息化专家,校首届“三育人”先进个人,校第三届“教学名师”,九三学社社员。现为物流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研室主任,湖州市计算机学会理事。
人物感言:静心、耐心、恒心感动不一定要豪言壮语,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专注做一件事情,时间的积累也能给我们的心灵荡起涟漪。在学校中有一批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他们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从2010年起,学校开始两年一届的“三育人先进个人”评选工作,以表彰在教学、管理等方面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其中来自物流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谭锋老师便是这个荣誉的首个获得者之一。
初次接触谭锋老师,是在他在机房内为同学们讲解网站编程。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运行程序,谭老师则穿梭于同学间,查看项目完成情况。时不时有同学举手发问,他俯身耐心指导。笔者随机问学生对谭老师的印象,“讲课很生动,为人很有亲和力。”谭安娜同学几乎不假思索做了回答,还没等笔者发问,团队中葛丽娟、俞铭铭等同学纷纷发表了自己对谭老师的评价他:“谭老师很受学生欢迎,他的课程非常有特色。”教学非常有特色?这体现在哪?待下课休息时间,笔者和谭老师坐下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勤奋负责,“井底之蛙”蜕变为专业带头人
“其实我在大学的第一专业是物理。”谭锋的第一句介绍就让笔者对计算机专业的领军型人才刮目相看。1986年谭老师就读宁夏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宁夏工业职业大学担任任课老师,由于在大学期间,谭老师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余期间,谭老师学习计算机编程,没有个人电脑,就跑机房练习,没有现成资料,就泡在图书馆查询。而此时,计算机产业方兴未艾,学校正准备成立计算机系。凭着对计算机的热爱和满腔热情,谭老师成为了学校计算机的佼佼者,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渐渐的,他的重心从物理转移到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在浙江大学进修期间,他还系统学习计算机技术和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理论知识。
多年教学一线的工作经历让谭锋深深意识到,水平要想突破就必须充电。在当时那个年代,谭锋尽管在计算机行业已经小有名气,属于专业能手,教学中也是游刃有余,谭老师却将当时的自己形容成“井底之蛙”。事情要从南京出差的一段经历讲起,1999年,他前往南京一家企业对接一个计算机项目,偶遇曾经教过的学生在一家IT公司工作,虽然他很努力,却最终未能保住这份工作,与企业对接过程中也是磕磕碰碰。确实如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受地域及发展环境影响,南北两地的IT产业发展差异很大。南京这一趟经历深深触动了谭锋心底,深刻认识到了计算机技术要向社会顶尖技术靠拢。2000年,在一次去西安出差过程中,恰逢我校招聘计算机专业老师,何不在湖州教书?一方面能继续自己的教师梦,同时也在祖国南部蓬勃发展的IT产业中提升自己,从那时起,谭老师与我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的机房有两个,是能容纳70人的教学场所。”谭锋、金栋林、方东傅、吴应所等老师是计算机系的骨干老师,教学团队建立起计算机教育“金字塔”体系,普及计算机操作使用,打造项目开发团队,培养选拔精英人才。在教师队伍中更加注重系统化、规范化、严谨化的整体工作流程。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传统教学、现代教学方式的结合,重视第二课堂与教学工作的相互结合。期间,谭老师一行承担了计算机类专业(群)的建设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工作,成功完成“计算机控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三个新专业的申报工作,负责编写人才需求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申报材料。谭老师完成了从骨干教师到省级计算机专业带头人的蜕变。
潜心教学,操作系统“梦”的传承延续
翻开谭老师的教学经历,这15年来,他为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缔造了多个“第一”,首次引进了NCAE和CEAC认证体系,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获得了IT职业资格认证,直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先后参与了《SQLEServer数据库管理与设计实现》和 《VisualEBasic工程设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首次校企合作,建立了北大青鸟特色教学班,为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样板。由于教学工作业绩突出,谭锋先后被授予湖州市优秀教师、学校第三届“教学名师”和首届“三育人”荣誉称号。
谭锋努力用计算机技术去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不忘自己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履行社会服务的责任。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名社员,谭老师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参与各类社会服务活动。他说:“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从事技术教育的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去尽力做些事情来帮助他们。”这几年来,他为学校、社区、企业帮助开发各类项目多达百余个,指导计算机类项目的申报及论文撰写。
“我一直希望我们民族能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保障祖国的信息产业安全,这一点,我对我们的民族充满着信心。”谭锋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十分坚定,但流露出一丝遗憾。“年轻的时候,曾经开发过操作系统,但稳定性很差,自己适用几次因为不稳定造成假死而放弃了。”回忆那段日子,谭锋无限感慨,他认为,开发一个操作系统不难,难的在于软件生态环境的打造,Windows、安卓等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国外,从近期来看,操作系统的变革不大可能发生在中国,意味着新型操作系统依然由国外主导的可能性很大。采访结束后,谭锋说了这样一段令人感动的话:“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既然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那我就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梦想的实现。”谭老师操作系统“梦”已经幻灭,但一直坚持另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遍布全国各地,有朝一日能致力祖国操作系统软件开发。
采访手记:谈到文章开头的一个问题:教学非常有特色?这体现在哪?“其实我的教学很简单,就是用通俗语言讲技术,用真实案例做载体,直到同学们完全掌握为止。”谭老师的总结简短有力,再次回顾谭老师的历程,猛然发现,其实他那朴实简短的话高度集中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细心、耐心、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