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工商管理分院计有551人与各类用人企业签订就业协议,11人被浙江财经等本科院校录取,8人成功进行自主创业,截至目前就业协议签约率已经达到了97%,另外据粗略统计,有3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尝试参加了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相对以往,参加专升本考试、进行自主创业及尝试考事业单位等人数的比例具有很大的提升,整个分院学生的就业选择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这与分院近几年注重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分不开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对大学生而言,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成功就业。早在几年前,工商管理分院就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打造“三个体系”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真正凸显“规划自我、服务社会、赢取未来”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充分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个性化服务体系提供自我对比和借鉴
分院统一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记录学生的基本资料、成长经历、职业目标及修正记录表、成就感事件等在校期间的生涯成长历程。由具备职业指导师或者执业规划师资格的辅导员和老师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需要,提供职业测评、职业规划个案辅导、求职技能训练、职业生涯规划档案管理等个性化服务,以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辅导老师运用职业生涯理论及技巧帮助学生增进自我认识,澄清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及价值观,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选择。对高年级学生则进行包括简历制作训练、求职礼仪训练、模拟面试训练、角色转换训练和社会适应性训练。为检验学校职业规划辅导的实效性提供参考,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自我对比和借鉴。
课程辅导体系促进未来职场认知
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全面了解其理论及内涵,掌握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系统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由分院学工办牵头,联合各教研室,从专业的发展方向出发,以职业环境认知、职业素质培养、择业创业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指导等模块构建辅导体系;通过举办职业技能比赛,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校内外人力资源专家、知名校友及优秀毕业生来做报告、开讲座等,使学生对未来职业环境和职业发展进行了解和展望。
社会实践体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围绕“崇德尚能”校训,通过各种活动打通一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职业人格的“隧道”,让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融入社会。一方面开展团学、党建等活动提高学生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开拓创新等道德修为,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另一方面,系统地开展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专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社会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据了解,工商管理分院今后将继续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优化教育手段,创新途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三个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分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正确化、常态化和针对化,提升职业生涯规划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成功就业上的成效。(工商管理分院/李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