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持续近两个学期的“文明寝室评比”活动落下帷幕,共评选出54个星级文明寝室,这些寝室在卫生整洁度、环境布置、寝室氛围方面无一例外地十分出众。在夏宝龙省长强调严抓高校寝室卫生的讲话背后,隐藏着于细微处折射高校管理水平的深刻内涵。在全省高校即将吹响“寝室保卫战”的号角之际,学生社区党总支已率先打好了寝室管理的第一仗。
舒适环境为学生成才立“头功”
推开学生4号公寓433寝室的房门,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上的一排蓝色大字——“思想,自由的精灵”,两侧的墙壁上贴着七彩的卡通漫画,洗手间的门上有精心布置的花朵和森林图案,4个女孩子正各自忙着学习和洗漱。这是一间三星级文明寝室,寝室成员都是文秘专业的学生,分属两个班级。“门后的值日表基本成了‘摆设’,看到屋子乱了,大家都会主动收拾,没人会在乎今天轮到谁值日,”文秘1002班的沈琳玲笑着说,不上课的时候很多时间都在寝室度过,卫生干净会让人心情都不自觉地好起来,“打扫卫生还能融洽气氛,久而久之,我们4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
刚刚转预备党员的卓佩青铭记着要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生活细节不是小事,寝室脏乱会让人感觉住在这个屋子的人也是邋遢懒惰,不思进取的。”佩青说,寝室的环境布置是4个人齐心协力完成的,门口两侧挂着一幅对联“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这是请书法协会的同学帮忙写的,代表我们寝室要像春回大地时一样朝气蓬勃。”门上,4人的照片拼成一颗“心”,4个卡通女孩形象象征着4个成员的不同风格,正中间是寝室的名字“思享家”三个大字,“这代表我们要懂得思考和分享”成员李晗纶说,洗手台上方也写着“做一枝会思想的苇草”,“我们希望时时刻刻都不忘室名的含义。”舒适的寝室环境让4个人课余时间把“泡寝室”当成了乐趣,学习和交流成了在寝室时最常做的“两件大事”,4个人的学习成绩分别位居班级第2、第3、第4、第6名。“我们的成绩和寝室的干净舒适、气氛融洽是分不开的。”成员金玉芳笑着说道。
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舒适的寝室环境,亲身体验优质环境对身心成长的益处,无形中克服了90后学生“动手能力差、自制能力弱、孤立不合群”的个性特点。近年来,学生社区党总支围绕学生公寓管理和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其中“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广受学生追捧,无疑从侧面体现了文明素质养成的重要意义。
“星级标准”缔造“家”的享受
提起男生寝室,也许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光线昏暗、卫生脏乱、沉迷网络游戏、脏衣鞋袜满天飞”的场景,但学生3号公寓328寝室绝对会颠覆你的想象:地面纤尘不染,床铺干净整洁,橱柜上贴着一排“海底世界”主题的墙贴,墙上一排大字格外醒目“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328寝室成员是建筑分院建管1001班的4个大男孩。说起环境卫生,刘洪亮滔滔不绝,“寝室是大家课余时间放松身心的地方,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如果又脏又乱,会影响所有人的心情。打扫卫生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室友之间变得更团结了。”
正如洪亮说的,“家”的感觉让这方小天地里充满了真诚交流的气息,洗手台上方被装饰成了“心愿墙”,贴着寝室成员亲手写的小纸条:“我要赚好多好多钱,让我身边的人都幸福”、“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家,建造一个乌托邦”……
“家”中的4个成员既有着对未来的共同憧憬和追求,又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寝室长吴旦是“运动王子”,矫健的身影常常在球场出现;热衷时政的泽武是校邓协副会长,一天不落的看“新闻联播”让他成了寝室的“时政百科全书”;洪亮是社区学生会组织部部长,心思细腻的他成了“家”里的“管家”;喜欢卡通的明杰是社区学生会宿管部部长,是“家”里最可爱的孩子。
本学年“文明寝室评比”以“我的家•我做主”为主题,历时半年有余,在社区学生会和后勤员工的共同监督下,经过四轮筛选,共评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寝室总计54个,并择优在各公寓楼展出。为响应活动的“陋室‘名’”环节,参评寝室动足了脑筋给寝室起名字,“D调阁”、“有间宿舍”、“四仁居”……无不独具风格,很多寝室还贴了对联在门口,内容有朗朗上口的名言警句,也有学生自己的创造。学生的特长有了展示的舞台,寝室也更有“家”的模样和味道了。
“细节教育”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
5月17日,省长夏宝龙借出席省高校科研成果面向企业转化推介会之机,与省内31所本科高校和10所高职高专院校负责人谈及学校管理话题,明确指出要“从寝室卫生看学校的管理,看学生的素质。”网络上不乏固执派坚持认为省长管寝室卫生是“小题大做”,“捡芝麻丢西瓜”。其实,寝室管理绝对不是“芝麻”,寝室的健康、安全与文明涉及学生的人格操守、价值观、学习能力和精神风貌,而其首要体现就是卫生环境,身为大学的管理者最能直观地感受到其重要性。
学生4号公寓435寝室门口的对联出自唐代大家韩愈的名篇《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门后整齐地贴着“账目一览表”、“馨晴留言板”、“UFO值日表”,文秘1003班的金凯琳这样讲解寝室名字“UFO”的由来:“这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Unification、Friendship、Optimism,代表团结、友谊、乐观。”寝室里布满4个成员喜欢的卡通人物,天花板上满布着五彩的星星,正对门的墙上贴着“宁静致远”四个大字。当寝室成员俞佳凤介绍4个人优异的学习成绩时,你甚至不会太过惊叹,因为这样的屋子“理应”住着如此优秀的孩子。
正如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所说,做好寝室卫生工作,关系到学生个人行为规范、品格操守和理想信念教育。学校“文明寝室”评比活动,让学校在管理上“少操心”,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上“多动脑”,实现了学校与学生的“双赢”,也在寝室管理的体系化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早在2011年10月,学生社区党总支已草拟建立“学生生活区管理委员会”,2012年5月,委员会正式成立并着手制定了面向学生生活区的一系列新制度,包括全校师生宿舍劳动日、宿舍安全隐患大排查、教工党员联系寝室、学生党员示范寝室、党员示范岗等,明确了加强生活区党建工作、团建工作、思政工作、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并对大学生居民委员会、生活区大学生综合纪实考评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学生寝室为切口,从细节教育入手,是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路子,这一创新立足于寝室,着眼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成为学校打通寝室管理与思政教育“通道”的创新性举措。(学生社区党总支/徐妍)
编后语: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狄德罗说:“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身为高校管理者,大有深居庙堂侃侃而谈如何加强学生道德建设者,但仅从理论角度阐发而不以实践为着眼点,其用几何?学生社区党总支将“高校道德社区建设”作为研究课题,取国外住宿学院模式之精华,去陈腐单一管理方式之糟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生社区建设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培养高尚趣味,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造了良性循环系统。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有句名言“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作为行为教育的实践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系列活动希望能整合学校思政线、后勤线、教学线的优质资源于一身,让学生寝室刮起“文明风”,切实促进学生优秀行为习惯和品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