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暨“六个为什么”专题研讨会

文章来自:思政教研部发布时间:2010-01-22

     1月20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暨“六个为什么”专题研讨会在1号会议室举行。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我校形势政策课扎实按照教育部《2009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要求,以教学专题为抓手,以集中研讨和集体备课为主要环节,认真组织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形势政策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步扩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在高度肯定形势与政策课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解决课程安排的合理性问题等等。2010年,形势与政策课要紧扣《2010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内容,紧密结合“三育人”工作实际,按照党委的要求,继续深化专题教学,重点打造“六个为什么”品牌课,加大领导干部授课力度,规范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陈松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指出,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队伍在扩大,水平在提高,空间在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关键在于质量和效果。实践中,老师们要有激情,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注重实与虚的结合,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对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一书展开了理论研讨,大家纷纷表示,《六个“为什么”》观点鲜明,分析生动,阐述深入,通俗易懂,大大深化了自己对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是切实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常有用的学习辅助读物。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六个“为什么”》这本理论著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当代中国面临着的根本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回答了困绕在人们心头的大是大非问题;从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批驳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错误思潮。通过学习阅读这本书,不仅有利于从理论上弄明白六个“为什么”,加深对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思想觉悟、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党委书记杨柳在研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杨书记指出,“六个为什么”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深入学习、研究和宣传“六个为什么”,对于我们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非常重要和必要。思政理论课教师首先要要“真信”、“真懂”、“真用”,更要“愿讲”、“敢讲”、“善讲”。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与湖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将周边鲜活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要进一步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潜心研究三育人的工作模式,培养“文厚 技湛 商慧”型的和谐职业人。
       研讨会由校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吴海燕主持。校领导杨柳、胡世明、陈松源以及思政理论教研部教师代表,部分论文作者等参加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