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日报】公益培训助失业人员重捧“饭碗”

文章来自:培训中心发布时间:2009-06-10

【提要】

  6月5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举办的“湖州市保洁员培训班”开班,50名学员将参加为期1个月的培训,通过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后,将获得相关技能鉴定证书。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针对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开展的又一场免费公益培训。

  近年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培训总人数达3万多人,其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5300余人、下岗失业人员3700余人。今年以来,培训中心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期,其中针对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公益培训10期。

  【背景】

  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个别企业面临倒闭、破产,失业现象愈发突出。如何帮助面临失业的人员掌握一门新技术?如何使他们重新走上就业岗位?

  湖州职院培训中心审时度势,立足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走出了一条培训失业人员、服务企业发展的新路子。该中心以符合湖州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为主线,针对未就业人员以及有自主创业意向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提升其“抗风暴”能力。

  【主角】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是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面向社会开展各类企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多元化教育培训机构。培训中心目前在企业管理内训、职业技能鉴定等近60个培训项目上,为近10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各类培训班300余期,培训超过3万人次,为我市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企业管理人才、应用型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剧情】

  走进浙江宏运汽车覆盖件有限公司的车间,身着统一服装的员工正紧张地工作着,这时,一名卖力工作的师傅吸引了我们的视线。他40岁开外,正进行着电焊工作,虽然炎热的天气让他满头大汗,但他依然工作得非常愉快。他就是邱师傅,也是公益培训的受益者之一。

  邱师傅家住湖城红丰社区,多年来一直在外打工,生活还算过得去。自去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他工作的企业也受到了强烈冲击,由于没有掌握过得硬的技术,邱师傅被迫下岗了。下岗后,他四处投简历、找工作,却因为没有扎实的技术而屡屡碰壁。

  今年初,邱师傅痛定思痛后想到了学门手艺,这时社区干部告诉他湖州职院培训中心正在开办技能培训班,欣喜不已的他立即报名参加了电焊工培训班。“当初失业就是因为没有掌握一门技术,现在工作又不好找,所以想趁着这个机会学门手艺,增加点本钱。”邱师傅说。

  于是,邱师傅和其他40余名学员走进了阔别已久的课堂,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机电实验室里进行实际操作。上文化课时,老师们把知识要点概括讲解得通俗易懂,让学员们一听就能明白;上操作课时,老师们放手让他们自己操作,在失误中总结经验,逐渐提高动手能力。1个多月后,邱师傅凭借着熟练的技术,顺利拿到了电焊的相关证书。

  “培训结束后,我开始忙着找工作,没想到培训中心打电话给我,说帮我找到了一份工作。”原来,培训中心一直关注着培训人员的就业情况,当得知邱师傅还在为就业发愁时,培训中心联系了与他们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最终为他找到了一份在汽车配件公司当电焊工的工作。

  如今,已经重新上岗几个月的邱师傅,工作得特别卖力,生活又有了转机。

  【旁白】

  “往年,我们开设的一些培训班时常会出现凑人数开班的冷清现象,但今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和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都掀起了热潮,培训班开了一个又一个,场场爆满。”湖州职院培训中心主任许伟达说。

  仅今年4月以来,该中心就相继有维修电工、电焊工等5个工种的培训班开班,开班数和培训人数均同比翻了一番。此外,维修电工、制冷设备维修工、单证员、会计从业资格等多项技能性培训或考证也受到社区百姓的热捧。

  【点评】

  相机而动,应运而生。为了帮助失业人员掌握技能优势,而实现再就业,湖州职院培训中心从小处入手,在细微处着眼,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各类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培训项目,如机修、电脑、家政、服务、创业等,以己之力奉献、服务社会。